索引號: | 11330600002577014T/2021-198174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辦公室(研究室、機關事務局) | 公開日期: | 2021-01-20 |
主題分類: | 教育 | 發文字號: | 紹政辦發〔2021〕2號 |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紹興市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五大創建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月18日
紹興市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
五大創建行動計劃(2021—2025年)
根據《紹興市率先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2035行動綱要》,2021—2025年我市將推進“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浙江省教育現代化縣、浙江省現代化學校、紹興市現代化學校(義務教育段)、紹興市教育優質均衡示范鄉鎮”等五大創建工作(以下簡稱“五大創建”),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公平有質量、溫暖有希望”理念,從基層學校、鎮街和區、縣(市)三個層面開展五大創建,努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多樣化教育的需求,為率先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夯實基礎。
(二)具體目標。到2025年,各區、縣(市)均達到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標準,浙江省教育現代化縣、浙江省現代化學校創建率均居全省前四位,紹興市教育優質均衡示范鄉鎮創建率達100%,紹興市現代化學校(義務教育段)創建率達100%。
二、創建策略
(三)規劃引領。各區、縣(市)要根據紹興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實際,做好縣級教育現代化創建規劃方案。建立科學的教育資源動態調整機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優化中小學校、幼兒園布局。
(四)共性先行。將教育現代化創建項目中的共性指標如按標準控制辦學規模和班額、確保藝術教育專用教室的數量與面積、加強“互聯網+”建設、現代化教育技術裝備的配備以及保障教師收入等各項創建中均有要求的基礎性指標,作為創建重點,加強統籌和投入,確保先行達標。
(五)分層推進。從縣域、鎮域和學校三個層面分層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從縣域層面推進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省教育現代化縣創建,從鎮域層面推進市教育優質均衡示范鄉鎮創建,從學校層面推進省市現代化學校創建。
(六)個性補短。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省教育現代化縣創建要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市教育優質均衡示范鄉鎮創建要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加強對山區、偏遠鄉鎮創建工作指導,確保創建質量。現代化學校創建要聚焦學校發展的時代性、示范性和教育改革的領導力和執行力,推動學校新一輪教育教學創新。
三、工作舉措
(七)彌補學前教育普惠短板。推進農村幼兒園規范提升工程,積極構建“全覆蓋、高品質、多樣化”的公益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重視高等級幼兒園建設,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基本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全面落實學前教育教師待遇政策,確保非在編教師收入達到省定標準。(責任單位:各區、縣〔市〕政府)
(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積極有序推進“互聯網+義務教育”、名優學校集團化辦學、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全面提升鄉村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全面實施學校標準化管理,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達到100%。加大學校建設力度,優化學校施教區,全面消除大校額學校。到2025年,城鄉均衡差異系數小學小于0.35、初中小于0.3;城鄉教育共同體覆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責任單位:各區、縣〔市〕政府,市教育局)
(九)凸顯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培育高中特色學科,完善特長學生招生辦法,全方位推進普通高中學校特色發展和分類辦學。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形成以培養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到2025年,全市創建成功15所省現代化普通高中學校。(責任單位:各區、縣〔市〕政府,市教育局)
(十)探索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以深化產教融合為主線,匯聚優質職教資源和要素,打造一批緊密型產教融合共同體,創建“產教學研發用”六位一體的職教新體系。對接新興產業和未來技能型人才需求,推進以行業為紐帶、專業為支撐的緊密型職業教育集團建設,形成4—6個示范性教育集團。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發揮“三名工程”示范引領作用,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93%。創新現代學徒制、技能培育基地的載體與運行機制,全面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責任單位:各區、縣〔市〕政府,市教育局)
(十一)推進其他教育增容擴能。加快特殊學校標準化建設。繼續深化“隨班就讀、特校就讀、送教上門”教育安置方式,高質量實施隨班就讀向學前和高中段延伸,構建從出生到就業的“保教服”一體化關愛新模式。積極構建從學前教育到老年教育的全鏈條、全覆蓋、普惠型終身學習體系,讓每個學習者都能接受適合自己的好教育。努力辦好社區學院(校),持續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責任單位:各區、縣〔市〕政府,市教育局)
(十二)推進中小學名優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實施“師德師風領航工程”“頭雁教師領飛工程”“名優教師領軍工程”“緊缺教師領選工程”“專業素養領先工程”“激勵機制領路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設一批緊密型教師發展學校,建成一大批卓越教師發展基地,形成基于校本和本土化的教師教育體系。擴大中小學校職稱評聘自主權,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入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區、縣〔市〕政府)
(十三)提升智慧校園建設水平。以“建設+應用”為總體目標框架,建成“1庫1平臺+N應用”的紹興智慧教育平臺。加強校園信息化基礎建設,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實現對學生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縣〔市〕政府)
(十四)推進教育開放合作辦學。加快推進長三角教育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推動長三角地區科教資源共享合作機制創新,實施長三角教育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完善“千校結好”項目。到2025年,與市外長三角知名優質學校建立教育共同體或簽約結對50個以上;參加“千校結好”項目的學校超過200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外辦,各區、縣〔市〕政府)
(十五)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學校課程建設,堅持“以標施教”,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不合理的課業負擔。堅持因材施教,積極推進初中學校基礎性課程分層走班教學,精準實施普通高中學校選課走班教學。堅持面向全體,施行學生品質表現、運動健康、藝術素養、創新實踐的綜合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自主發展、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區、縣〔市〕政府)
四、組織保障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創建學校要建立相應的創建工作領導機制,統籌協調各項創建工作,做到有計劃、有人員、有措施、有成效。
(十七)落實主體責任。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省教育現代化縣創建主體為區、縣(市)政府,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范鄉鎮創建主體為鄉鎮政府,省現代化學校創建主體為區、縣(市)教育局,市現代化學校創建主體為學校。各主體要編制創建工作計劃,細化明確創建目標和分年度創建任務,進一步加強教育經費的精準投放,支持解決制約教育高質量優先發展的短板問題,確保教育現代化順利推進。
(十八)加強評估督導。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持續開展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督查評價,縣域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監測,確保創建成效。
附件:紹興市推進教育現代化五大創建行動計劃進度安排
附件
紹興市推進教育現代化五大創建行動計劃進度安排
項目 | 時間 | 越城區 | 柯橋區 | 上虞區 | 諸暨市 | 嵊州市 | 新昌縣 | 全市創建 |
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 | 2021 | 通過評估驗收 | 達到創建標準 | |||||
2022 | 達到創建標準 | |||||||
2023 | 達到創建標準 | |||||||
2024 | 達到創建標準 | |||||||
2025 | 達到創建標準 | 達到創建標準 | ||||||
省教育現代化縣 | 2024 | 達到創建標準 | 達到創建標準 | 達到創建標準 | ||||
2025 | 達到創建標準 | 基本達到 | 創建率列全省 前四位 | |||||
省現代化學校 | 2025 | 創建率達到 全省平均 | 創建率高于全省平均10% | 創建率高于全省平均10% | 創建率高于全省平均10% | 創建率達到 全省平均 | 創建率達到 全省平均 | 創建率列全省 前四位 |
市教育優質均衡示范鄉鎮 | 2021 | 達到100% | ||||||
2022 | 達到100% | 達到100% | ||||||
2023 | 達到100% | |||||||
2024 | 達到100% | |||||||
2025 | 達到100% | 達到100% | ||||||
市現代化學校 | 2021 | 達到100% | ||||||
2022 | 達到100% | 達到100% | ||||||
2023 | ||||||||
2024 | 達到100% | 達到100% | ||||||
2025 | 達到100% | 達到100% |